山東慶云破題鄉村振興難題:百畝智能溫室結出“智慧果”90
發表時間:2019-08-19 16:43來源:今日頭條 一個溫室占地超百畝,放在傳統農業時代,這是老百姓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在正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突破轉型的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卻有一座科技感十足的智慧溫室,占地足有107畝。 近日,慶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成為2019年山東省僅有的兩個“國字號”創建園區之一。記者走進位于慶云縣水發航天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超級智慧溫室,通過這座“巨無霸”窺見了慶云縣在鄉村產業振興的破題關鍵。“超級智慧溫室由山東水發集團投資一億元建設,完全引進溫室技術大國荷蘭的體系。”產業園綜合部經理高倩向記者介紹說,整個建設周期由荷蘭籍工程師現場指導,溫室完全按照荷蘭標準建設,達到了世界級的施工精度,新技術、新模式顛覆了傳統的農業耕種方式。 超級智慧溫室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農業工廠”。溫室采用國際先進技術,一側的大數據中心是整個溫室的“大腦”,溫濕度、二氧化碳等傳感節點將實時采集的環境信息匯總于此,并經電腦終端云計算后做出自動調節指令。“先進科技對作物生長精準控制,甚至能預測小番茄的生長狀態。”高倩介紹說,高科技換來的是高品質、高產量,超級智慧溫室內生產的有機果蔬品質遠超其它普通果蔬。 智慧溫室產出的小番茄按克賣,每串300克左右的小番茄精包裝后,售價達到20元至30元。先進的種植技術帶來的是果蔬品質上的大幅提高,超級智慧溫室中訂單式種植的小番茄全部銷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線城市的商超,主打高端銷售,售價幾乎是普通番茄的6倍以上。采摘期,整座溫室平均每天產出10噸小番茄,最高日產量15噸,年可實現產值4500萬元、畝均年產值達42萬元。 這些數字,對于慶云縣的鄉村來說,意味著什么?2018年,僅一座投產溫室就為周邊村莊提供了70多個就業崗位,整個項目投產后帶動了周邊5個村莊上千人就業,村民將土地流轉,每年每畝租金達800斤小麥(折合成當年小麥價格),村民脫離耕作后到溫室工作又是一筆每月近3000元的收入,綜合收入比獨自耕作高近4倍,如此一來,農民富了,鄉村新了。 通過科技企業進駐,也帶動了鄉村人才的振興。“哪里有現代農業的企業,哪里就吸引我。”水發航天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部經理牛立強說。牛立強之前在北京周邊從事現代農業種植管理,2017年,水發航天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之初,擁有專業技能的牛立強便來到了慶云縣。除了種植經理牛立強,目前水發集團已經吸引了10多名本、碩高學歷人才,其中7人籍貫慶云縣,實現了本土人才的回流,拉動了慶云縣的人才振興。 這些成績僅僅是開始,據高倩介紹,現代農業產業園還包括玻璃溫室等各類溫室大棚33萬平方米、綠色有機采摘園300畝及牡丹觀賞園207畝……整個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一個集有機果蔬生產加工、休閑采摘、科普教育、田園體驗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每年可安排富余勞動力近6000人次,人均年增收3000元。 目前,水發集團依托慶云縣完善的配套服務,正在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打造“旅游+農業”模式的典范,將項目打造成魯西北現代農業的樣板工程。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帶動作用也將加速推動慶云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推進現代農業向全鏈條增值和品牌化發展轉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給慶云縣的現代農業發展、實現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聲明:文章源自網絡,轉載請標明出處鏈接:http://www.rbxacr.cn/h-nd-52.html
|